首页 > 重生千禧时代 > 第三章 传统媒体的路

我的书架

第三章 传统媒体的路

『如果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』
时间就这么慢慢流逝,伴随着日渐散去的夕阳,悄悄溜走,不留一丝余地!

  2000年的人大,各项基础设施,还不完善。

  老式的绿皮灯,依旧是这时的主流。

  从窗户边,看着已经熄灭的路灯,他有些自嘲的笑了笑。

  笑容里,多少有那么一丝怅然若失和冷意。

  随即,他诧异的发现,几个零零散散的光点,开始出现。

  伴随着光点的闪动,仔细看,就能够看清楚,那准是这个时候,为了加紧时间学习,还在不断熬夜的同学。

  “零散的光,汇聚在一起,也能形成一个面。”他开始思索。

  良久,口中爆出一个词:“以点带面!”

  以点带面:即,用一个单位或地方的成功经验来带动许多单位或成片地方的工作。

  只是这个经验,放到传媒行业来说,就得有选择性的变通。

  要在考虑全面布局的同时,把点和面相结合。

  但这么做很不容易,确切的讲,着力点需要在上头方面下手。

  两千年,是一个真正的历史节点。

  对互联网来讲,更是发展过程中,不可磨灭的一道坎。

  后世的巨无霸公司们,可能不会记住,在这个时代叱咤风云的巨头们,有很多就是栽在了这里。

  他们错估了自身的能力,小看了互联网的创造性。

  周正是一个优秀的传媒业从业者。

  这一点,不论是现在,还是在后世,应该都没有人去反驳!

  他自身优秀的经历,扎实的基础,还有创造性的能力,都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运气,可以全盘概括。

  只是,正是一个优秀的人,拥有了这么珍贵的机会,心中又有抱负和梦想。

  他才希望,能够做到尽善尽美。

  至少,让重活一世的自己,不会在以后的日子里,去后悔现在做的决定。

  诚实的说,传媒行业的发展,他虽然没有赶上具体框架的建立,以及初代行业模式的构架。

  但是,他经历了从互联网发展初期,网络传媒模式应运而生的新媒体,从刚开始的不受重视,到显露出实力,遭受到传统媒体的打压的过程。

  再到新媒体强势崛起,逼迫传统媒体不得不转型。

  以及,在后世生活的那几年,他没有注意到的网络媒体乱象。

  为公司的发展埋下了的畸型化种子,结出了臭果子,影响了一个行业。

  心里沉默的思索着,上一世的老路,他打死也不能再走了。

  周正应该很庆幸,他学习的不是别的行业,而是传媒。

  这个行业,因其工作的特殊性,能够接触到各种三教九流的人群,为他的行业眼界扩展,提供了极大的便利。

  当然,也不仅仅只是如此!

  包括在前世很长一段时间,他还不断在学习新媒体应运而生的一系列技能。

  他始终坚信,信息化对媒介的传输和作用,有举重若轻的作用,不能轻视,必须严格对待。

  以后。

  互联网大佬之一的雷钧,说过这么一句话。

  【只要站在风口上,猪也能飞起来。】

  而对于2000年,互联网带动的传媒业变革和发展,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风口。

  必须承认,现在的传统媒体,辉煌和荣耀还在持续着。

  不像是在后世,如一个耄耋老人,在弥留之际的最后一丝回光返照!

  传统媒体的发展,将在接下来,至少七八年的时间,继续进步。

  直到被新媒体打个措手不及,日渐萎缩才开始转型。

  80年代后,市场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。

  在80年代初期,报纸行业的发展是极其迅猛的,也是在当时,出现了第一次的办报高潮。

  同期,广播电视业的“建台热”,也被催生出来。

  但这个时期,办报业催生下来的产业模式,却都是国有企业在扛着。

  具体产生的特点就是:多种经营阶段,集体呛水!

  一九七八年,《人民日报》牵头,要求新闻出版单位试行“事业单位,企业化管理。”

  所走的路子,无非就是经济体制改革下,传统媒体行业,也想捞钱。

  这要放在以往,那根本是难以想象,也没有可能。

  在还没有改革开放的时间段里,从国家成立时期,那些以前号称民族企业的个人或团体,也就经历过短暂的一段私企喘息。

  再之后,国有化的浪潮,将无法记数的私有企业,转化为国企。

  也就是这个点,在传媒行业中,国家对新闻出版行业的管理,依旧是并不涉及自主创收。

  也就是说国家财政会贴补钱,帮助那些报社运营,他们压根就不用为钱发愁。

  但这样做,对于行业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。

  就像是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大锅饭,根本激发不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。

  一直到八五年,报刊的自办发行,终于被推上日程。

  从邸报就开始发展的国家报业,在经历这种特殊商业的流通模式后,终于改变为自办发行。

  这算是对报纸,这种商品的营销渠道和营销方式的一个巨大变革。

  可以认定的是,对于新闻出版行业来说,这是媒介向产业经营化,迈入的关键性的一步!

  此后,也就不到几年时间,越来越多的报纸对自办发行的积极尝试,推动着国内新闻行业,向国际化的路程,不断进发!

  一直到90年代初,国内法律政策上,对于新闻办报的开放性,力度是空前巨大。

  当然开放力度的空间巨大,由此,也产生了一定时期的“历史颓废期”。

  在这个时期,报业发展的思想,有些偏左,行为,太过激进。

  直到,国内新闻出版署颁布了《报纸管理暂行规定》,以法人资格办报的规则,才被正式,以文件的形式,确定下来。

  这也宣告着以往的那些办报产业,作为新闻发展“副业”的时代,一去不复返!

  同一时间段,传统报业的多种经营,从起步进入到发展时期,从京都到地方,开始以点带面,迅猛的扩张。

  以报业为中心的经济实体,也成为这个时期的典型。

  总的来说,上世纪八、九十年代,行业报刊的多种经营活动背后,其实就是国内报业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,进行的多元化经营模式尝试。

  对此隐性政策,有人曾戏称为:“早春激情”下的“集体试水”。

  只不过,结果确实让人惋惜。

  资本经济的现实,给了很多创业者一个大嘴巴子!

  很显然,哪怕投入极高的热情,干劲十足,也掩饰不了收效甚微,没有多大经济价值的行业现实。

  在这一时期,多少立下宏图大志,希望在社会改革过程中,大捞一笔的商人们,其实都没有取得预期的经济回报。

  在那个年代“试水”的,很多也都被埋在了“浪花”里。

  扬帆起航的,有是有,但只能被后世,当作典型例子来提起,不具有一定的行业普遍性。

  只是,不经历风雨,哪来见彩虹?

  值得历史纪念的传媒行业发展中,有一件里程碑式意义的事。

  那就是在90年代以来,国有化的传统媒体,已经意识到了自身问题,开始积极进行行业资源整合和集团化的经营探索。

  集团化,是这个时间点的热词。

  只是,这一次的探索,会在后世的各大传媒巨头公司里,被当成最重要的行业转折。

  多少新闻传媒人,会把集团化的经营模式,奉为圭臬!

  1999年1月,国内第一家报业集团,广省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。

  再往后,南方日报集团紧跟其后,各个报业集团犹如雨后春笋,迅速的在华夏这片大地,建立起自己的大本营。

  值得承认,集团化是一次非常成功的“试水”,它为后世的报业发展,还有转型,提供了一次重要的契机,或者可以说是发展机遇。

  让它们不至于,在互联网发展中的新媒体冲击下,不堪一击的拜倒下去,连回首来一榔头的机会都没有。

  终于。

  国内传媒业的好日子,来了!

  2000之前几年间,它们已经开始通过自身重组和外部扩张等多种方式,开始整合内部资源。

  在经过前期的失利后,它们已经积累下了足够的行业经验,更摸清了市场发展的基本规律,和这一时间段,人民大众比较喜闻乐见的文化。

  有了面向市场,实行统一的市场化管理运行机制,他们开始不断在经营模式上进行探索。

  渐渐的,让人意想不到的是,短短几年的功夫,它们居然办出了属于自己特色性质的报纸,就算是在国际上,都有了一定的知名度。

  这也使得,它们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,并且得到国家和行业的承认和支持。

  ……

  半夜。

  对着天边皎洁的明月,周正拿着随便抄起的洗脸盆,把他刚写下的好几张草纸,缓缓的放进去。

  墙角一侧,上面一处破檐上,放着一小盒“龙游牌”火柴。

  在这个已经拥有打火机的年代,对于穷的裤兜里扣不出几个钱的学生而言,“洋火”还是主流!

  有些生疏的拿着火柴,把红色的火柴头,轻轻的对准引燃板。

  噗,一丝火苗出现,映照出他年轻的那张脸。

  “叮!”

  一声轻微的响动下,火柴应声,落入脸盆,纸张很快就被引燃,冒出熊熊火焰!

  本是学校发的,质量不太好,燃烧起来的味道很难闻,味冲!

  这个年代,阿姨查寝的严厉程度,是因学校而异的。

  不然宿舍几个也不敢逃出去上网,夜不归宿。

  只是在这个时间段烧纸,怎么说也算是有些风险。

  可就算是再有风险,东西也得烧啊!

  哪怕有那么一丝机率被发现异常,对他来讲,也是灭顶之灾!

  火焰燃烧尽头,望着月光下被燃尽的纸灰,周正嘴角挂着笑,他已经想明白,接下来该干什么了。

  反正,不管怎么说,他必须把脑子里的知识,在最快的时间段里变现。

  这样才能搭上媒介集团化的高速列车,去冲击很快就要转变的报纸、广播、电视业。

  而他现在所处的大学时期,值得对他所处的行业,有所搞头的事。

  虽然不多,但总的来说,也有那么一两件!

  如此,也就足够了!
sitemap